(网经社讯)11月15日,京东在秒送里上线了“京东点评”功能。京东客服表示,“目前正处于测试阶段,针对于部分城市部分用户随机开展的,具体功能包括酒店、景点的点评等。”
对此,知名天使投资人、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郭涛接受数字经济新媒体&智库——#网经社 独家专访。

郭涛表示,京东上线“京东点评”核心意图是完善本地生活与即时零售闭环,通过用户真实评价、晒单内容补全“决策-消费-反馈”链路,既为用户提供消费参考,又能反哺商家优化服务,同时应对美团、阿里在本地生活领域的竞争,强化战略防御。
郭涛认为,其内容生态薄弱下的竞争力构建,关键在于依托自身核心优势实现差异化突破:
一是绑定“秒送”等即时零售场景,点评内容与下单、配送环节深度联动,形成“评价-种草-即时购买”的场景协同,避免内容与交易脱节;
二是借力供应链与物流壁垒,聚焦实物商品、外卖、本地服务等优势品类,以“专业内容+真实消费反馈”构建信任,区别于泛内容平台;
三是通过技术赋能降低内容创作门槛,如开放AI工具、短视频模板,结合“京创双百计划”的流量与现金扶持,吸引中小商家和达人参与,快速丰富内容供给;
四是联动京东现有“货架+内容”双引擎,将点评内容嵌入商品详情页、店铺直播等场景,承接站内明确需求流量,提升转化效率而非从零搭建内容生态。
郭涛表示,京东点评强调"内容种草+即时转化"的场景融合,该模式的核心优势在于极致缩短消费链路,实现“种草即购买”的效率闭环:内容基于真实消费场景生成,可信度更高,能精准匹配用户即时需求,配合京东物流的履约能力,可快速将内容吸引力转化为实际订单,提升用户决策效率与商家转化率;同时形成正向循环,用户消费后的点评成为新的种草内容,持续丰富生态,且内容效果可通过转化数据直接度量,便于商家优化运营策略。
郭涛进而表示,其缺点则集中在生态韧性与内容质量上:一方面,过度强调即时转化可能导致内容创作功利化,优质泛兴趣内容不足,难以形成长期用户粘性,且内容多样性易受品类限制,本地生活服务类内容沉淀较慢;另一方面,对供应链与履约能力依赖极高,若配送时效、商品质量出现波动,会直接影响内容可信度与转化效果;此外,该模式需平衡“种草”的内容属性与“转化”的交易属性,一旦失衡可能导致用户体验割裂,如过度引导下单引发反感,且中小商家内容运营能力参差不齐,易出现内容同质化问题。
对于即时零售市场竞争的未来走向,郭涛认为,未来即时零售竞争将从“规模扩张”转向“精细化价值竞争”,核心走向集中于四大维度:
一是履约效率的极致比拼,从“小时达”向“分钟达”进阶,平台将加速前置仓、同城仓布局,优化骑手调度体系,同时通过AI技术提升库存周转与配送路径规划效率,履约能力成为基础壁垒;
二是品类与服务的深度拓展,从餐饮、快消向生鲜、数码、本地生活服务等全品类延伸,同时叠加定制化服务、售后保障等增值内容,满足用户多元化即时需求;
三是生态协同的差异化竞争,平台将强化“内容+交易+履约”的全链路融合;
四是技术与成本的双重优化,通过数字人直播、AI智能推荐、大数据预测需求等技术降低运营成本,同时推动商家、骑手、平台的生态共赢,中小商家将获得更多流量与工具支持,行业从“粗放增长”转向“高质量发展”,最终形成“效率+体验+生态”的综合竞争力比拼。
专家介绍:郭涛,天使投资人、知名互联网专家,在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领域拥有丰富的从业经历和商业咨询经验,现担任数十家政府、协会和智库专家顾问,主持人工智能技术对就业市场的影响、人工智能技术在证券投资中的应用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研究课题与项目,提出“郭涛机器人发展七阶段定律”,曾为近百家企业或政府有关部门提供“人工智能+”咨询或整体解决方案,参与投资或孵化十余家科技类公司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